让劳模既有舞台也有干事的平台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02 15:47 点击量:243 大
中
小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不少地方都举办了庆祝活动,各行各业的劳模再次走上舞台中央,接受各种各样的表彰。这一刻,他们有着莫大的荣光,他们是整个社会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向上向善的导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鲁迅先生曾讲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一点在广大劳模身上,有着尤为清晰的呈现。劳动模范是广大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让劳模有舞台,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当然,仅有舞台还不够。笔者曾与一位环卫系统的全国劳模接触过,这位劳模最大的感触,不是组织上给了她多大的荣誉,而是给了她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这位全国劳模在组织的支持和鼓励下,带领一帮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也启示我们,在给舞台的同时,还要给平台,为劳模干事创业创造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劳模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的代表,怎么会没有干事创业的平台呢?然而,现实中的确存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劳模就是一颗螺丝钉,就应该钉在岗位上,而组织上已经给了荣誉,劳模就不能再有其他想法,就不应该提出其他要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但在现实中,有时荣誉反而会成为一些劳模的包袱,影响他们发挥更大作用。
出现想干事却没平台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有些单位出于变相保护劳模的考虑,不想让劳模冒风险,但也与一些单位不正确的用人观有关系。在有些单位领导眼里,劳模是干事的人,但未必是自己的人。当我们讲劳模精神时,其实还有劳模气质,很多劳模根本不屑于、不善于拉关系,于是劳模就被变相边缘化;即便提拔使用,也往往放在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上。
远远不止是劳模,所有努力工作的人,都应该有机会有平台有地位。“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来说,生态和导向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荀子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生态和导向从何而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
如果说这些年来我们在尊重人才上做得还不够的话,那么这些年来,我们在尊重普通劳动者上,也有不少欠账要补。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在一些单位,那些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再努力工作,最多得到一点精神奖励,最高可以评选为劳模,但很难摆脱底层劳动者的身份属性。我们讲劳动最光荣时,必须落脚在每一个劳动者身上,让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能人生出彩。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这才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文化。
如同《人民的名义》中的“易学习”,对于一个干事者来说,有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应该让劳模既有舞台也有平台,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劳模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推而广之,要营造人人争当劳模、劳模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努力工作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有平台、有地位。(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