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2:36:14

带着问题意识落实“青年发展规划”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7 15:33    点击量:274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是我国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顶层设计。

  “少年强则国强”,自百年前梁启超在文中提出这一论断以来,后人不断引用,体会也越发深刻。给青年什么样的环境,青年的整体素质如何,是观察一个国家当下发展水平的标准,也是预测一个国家未来潜力的风向标。当下几乎没有国家不重视青年发展,这方面的竞争关键不在意识,而在行动。新中国的首份“青年发展规划”,正是一份力图使行动更系统、更科学的规划。

  毋庸置疑,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大发展,和青年的大发展有莫大关系。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生的,正是一代代青年开始接受更好的教育,开始拥有更自由的选择,开始拓展更开阔的眼界,青年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开放和发展,同时又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是国家和青年发展良性互动的一面,但另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必然也伴随着相关问题。

  比如,一些人先富起来之后,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青年发展机会不均等,有些青年可能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近些年常有人分析北大、清华这些著名学府的生源,发现来自农村的生源急剧减少,这种现象引发过一些关于阶层固化的担忧。再如,因为财富来得太快太猛,一些青年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江浙一些民营企业面临难找二代接班人的困境。这种精神上的迷失,可能还不仅体现于富裕群体,不少青年都或多或少存在发展方向上的困惑,值得国家层面的重视。

  重申青年发展的理念容易,但要有针对性地瞄准问题,进而拿出靠谱的解决方案才是难点。“青年发展规划”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充分的问题意识,针对上述的各种青年困惑,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等10个领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并给出了可圈可点的应对策略。

  对于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规划提出“要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当然,解决问题的方向对了,后面的关键还在于落地。加大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涉及公共财政的投入和分配,这些钱从哪里出,谁来监督保障倾斜到位,还需要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方案。

  对于近些年常常成为舆论焦点的校园欺凌、青年暴力问题,规划中也提到,要“依法采取必要惩戒措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案(事)件发生”。但就整体效果而言,通过事后追惩形成威慑效应,恐怕只能是治标,更治本的还是要深入分析这些暴力心理和行为的成因。只有搞清暴力和这些青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就业出路等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落实成效是评价一切规划的终结标准。在新中国首份“青年发展规划”颁布之后,重要的就是各部门能以问题意识去落实规划,用配套政策去分解规划目标,把规划当成解决问题的指引,当成促进青年发展的新动力。(敬一山)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