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3:39:11

港学者:港人应抛开成见与怨怼 多作理性思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08 09:28    点击量:262    

  曾经离开祖国怀抱一个多世纪,让很多香港人产生“乡关何处”的迷思,对自身身份认同感到迷茫和复杂。香港回归后,出现了新情况。尤其近些年来,香港年轻一代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一直上升,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一直下跌。是“中国的香港人”?还是“香港的中国人”?近日,香港学者彭泓基与朋友聊及此话题,有感于连知识精英都逻辑混乱、负能量满身,遂投书香港媒体,一抒胸中之臆。希望港人多作理性思考,良性改革,重建竞争力。文章摘发如下——

  早前,朋友传来2016年全球自然科学技术指数,中国在北斗系统、预警机、激光、基因、云计算、量子保密通讯、引力精密测量等范畴都世界领先。我原是念理科出身的,很明白这些成就的背后,蕴藏着多少精英的心血与不懈努力。作为中国人,与有荣焉!我把这信息传给一群港大同学,让他们也知道最新的科研景况。

  不时收到回应,如是说:“科技雄霸天下?亦非仁义之邦!”短短的话语,好像蕴涵着多少怨怼与揶揄。在我的追问下,朋友接着回应说:“科技第一与我是否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无关,去到世界各地,我只说我是‘香港人’!”

  就这样,我们开展了一段“中国人”与“香港人”的对话。

  我如是回应:“我们都是理科出身,讲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若把‘中国人’定义为‘拥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则‘内地人’‘香港人’‘台湾人’‘海外华侨’都应算‘中国人’。我知学兄讨厌内地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也有同感。但这些人并不等同所有的内地人,更不等同‘中国人’,何必因此以偏概全?若把这些现象跟近年出现在‘冲击港大校委’‘旺角动乱’‘鸠呜团’等事件比较,我们‘香港人’的道德水平,又高了多少?每个群体中,都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必苛责,应究其因。应该想着如何去帮助或教化这极少数,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正能量,造福社群,而不是厌恶、排斥和怨恨。同理,我们香港也需要深切反思与检讨。”

  不一会,收到回音:“彭兄,何须如此劳气(生气)!我不会因为大陆一些科技超级而骄傲,更不会因此必须‘认同’是‘中国人’,两者无关。身在香港,只做‘香港人’,有何不妥?正在谈内地科技称霸,怎又拉扯到‘旺角事件’?”

  我在沉思,上述响应是否真的有点劳气了?静气平心,遂如此回应:“学兄,我一点也不劳气,只是有点痛心,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港大理科毕业生,对最简单的逻辑也有点混淆。无论您承不承认,您也总脱不掉‘中国人’的系带和烙印,‘香港人’自然就是‘中国人’的一部分。而评论中国的科学成就,不同立场和态度得出的结论会截然不同。假若我是很不喜欢中国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一切,可能都会感到不顺眼。若是认同中华民族的‘中国人’,看法自异。”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香港的乱象,是多年来的积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若要香港明天会更好,不是只懂批评和破坏,而是应虚心求教,深自检讨,团结互助,勤俭建港,实事求是,重建竞争力。在宏观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生存已不易,目睹香港每况愈下,不少港人还在鼓励怨愤,愚昧地分化,拖自己的后腿。目睹一切在倒退,破坏多于建设,能不令人痛心?跟近年的新加坡相比,大家应心中有数。香港目前最需要的,是正能量,明晰自省,透过良性的改革,寻求突破,拓展新的领域,而不是在相互埋怨中破坏与自残。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未来10年,是香港变革的契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若无法抛开成见与怨怼、寻求创新和突破,就只好认命,继续沉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