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11:51:03

杭州市一中学引入“黑科技”刷脸考勤 分析学生课堂行为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8 07:41    点击量:349    

  5月15日,杭州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张冠超介绍“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浙江卫视截图

  5月15日,杭州第十一中学的学生通过智慧刷脸系统进入学校。图视觉中国

  去年10月13日,杭州第十一中学学生在食堂窗口的平板电脑上进行人脸识别,“刷脸”吃饭。

  近日,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将一款名为“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科技应用于课堂教学。据了解该系统可实现无感“刷脸”考勤,同时通过摄像头,还可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行为实时反馈。

  “所采集的只是学生行为状态信息,进而转换成代码进行分析,而不是课堂录像,不涉及学生们的隐私。”杭州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张冠超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简化考勤制度,用刷脸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口头点名和刷卡,课堂学生行为统计分析属附加功能,“现在应该说连(考评)参考都谈不上”。

  班级学生考勤 几秒钟内完成

  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官网显示,5月15日,该校承办了一场“未来智慧校园的探索与实践”探讨活动。会上,校方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于今年3月底上线,率先在该校高一的两个班级试运行。通过在教室安装3个组合摄像头来实现无感刷脸考勤。学生上课起立时,几秒钟便可完成点名。

  “3个摄像头里面一个是动的,另外还有两个是动来动去的,都被包在一个灰褐色的球里面。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察觉不到摄像头活动的,不会让人分心。”杭州第十一中学负责人介绍,应用该系统最主要的初衷是为了简化考勤制度,用刷脸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口头点名和刷卡。

  校方负责人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口头点名和刷卡在实行过程中都有弊端,如口头点名耗时太长。要求刷卡,常遇学生忘记带卡的情况。目前省内教学实行走班制,即每个学生每次上课所在的教室都不同,每位教师每节课所面对的学生也是不同的。若学生忘记带卡,就以为他没有到校。“我们一直就想找一种介质能代替这个卡,想到脸是不可取代的,便引进了这个刷脸考勤。”

  系统扫描课堂 分析学生行为

  “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还可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还有对学生异常行为实时反馈的附加功能。

  校方负责人介绍,系统每隔30秒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6种行为,再结合面部表情是高兴、伤心,还是愤怒、反感,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

  校方表示,目前仅趴桌子一项为负分行为。若此类不专注行为达到一定分值,系统就会向显示屏推送提醒,任课教师可根据提醒进行教学管理,而显示屏仅任课教师可见。日后还会与学校医务室等其他后台的数据打通,若学生因身体不舒服,可列入“白名单”。

  该校高一学生王虹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理解该系统并非是把上课睡觉的同学的影像录下来,而是通过分析行为得出一个数据。若自身状态不好,收到信息反馈后,在下节课或者第二天便会积极做出调整。

  校方称将建全国首个“无卡校园”

  资料显示,2017年该校便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用于食堂的点餐和取餐。后又发展为只要刷脸就可自助购物,刷脸借书等。

  杭州第十一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消灭卡,让杭州十一中成为全国首家无卡校园。

  ■ 追访

  系统采集代码 非学生面部影像

  “数据的采集和运用,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针对个体,只是对整个班级的行为管理大数据分析”。采集学生行为状态信息,再结合表情分析,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杭州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张冠超表示,在系统设计伊始,便考虑到了隐私问题。

  张冠超介绍说,系统采用的摄像头背后都是一个小型处理器,操作原理为通过对学生面部的判断,之后形成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代码。系统采集的对象为代码,而非学生的面部影像,否则数据量太大,服务器也吃不消。“比如坐直了的代码为A,趴下了是C,每次扫描采集完信息后,发往服务器的只是一个个代码,并就此进行运算。”

  对于不能刻板地把学生高兴定义为好的行为,把皱眉、趴桌等定义为不好的行为,张冠超表示认可。他觉得,张开嘴不一定是在笑,皱着眉头也不一定就是愤怒,所以系统在运行时没有把学生表情运算进去,目前作为负分的行为只有趴桌子。且最终的结果都是通过大数据对比,看一堂课中学生们的积极成分多还是负面的多,并不会将具体的某一个行为作为决定性的因素。

  行为分析报告仅对任课教师开放

  张冠超还强调,系统不使用云计算,而用本地的服务器,也是考虑到信息不能够外泄。后期统计出的数据也分权限,如校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可以看到的数据信息也不同。至于代码运算出来的结果,则仅供任课教师关于课堂效果的一个参考。举例来说,若A教师与B教师在上同样一节同一单元的课程,此时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提供的结果则更具参考价值。相比之下,如果B教师的分值较低,他便要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

  “系统运行时间仅为每天八节课,课间及体育课都不会采集,结果也不会计入日常考评”,有校方负责人称,以系统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获取的数据仅为片段性,尚没有形成大数据来支撑对学生行为的判断。

  据介绍,目前系统运行结果所形成的报告仅对任课教师开放,但接下来学校有计划通过微信平台向家长及学生开放,以供参考。

  张冠超表示,目前该系统仍需完善。计划截至今年暑假,完成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在校内所有教室的布局,实现刷脸考勤。同时辅助老师走班化制度下的管理。“如果说这个行为分析的确起到了这样一个教学的改善管理的作用的话,这个平台也还是会继续。”(记者 潘佳锟)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