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2:57:31

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被学校劝退 父母还20万后又离家出走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26 15:26    点击量:301    

  深陷“校园贷”麻烦的小洁。家属提供

  一位悲愤父亲的无助呐喊: 退学,举债,出走,“校园贷”还我乖女儿

  梅建明

  我已经心力交瘁了,我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我女儿没有身份证在身,还能多次借钱?我又如何能挽救我的女儿?

  ——小洁,真心希望你能看到你父亲这段悲愤而无助的话,明白父亲的苦心

  昨天上午,紫牛新闻记者接到连云港市赣榆县居民王先生的电话,电话是打来求助的,因为他的女儿小洁,中了校园贷的“毒”,接连挂科,被劝退学。父母朋友还不断接到莫名其妙不堪入目的催债短信,王先生四处借钱,为女儿还了20多万后,女儿又离家出走逃跑了,如今连王先生都不知道女儿在哪里,干了什么,只是能从留在家里的银行卡交易记录里看到,连身份证都没带的女儿,离家出走之后又借了好几笔款……

  乖女儿变“劝退女”

  她不断向家里要钱、期末还挂科

  1997年10月份出生的小洁,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2015年9月份以高出本一线12分的成绩,进入扬州某大学外语学院学习。”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意外出现在2016年上半年,学校打来电话告诉他,小洁在学校经常逃课,期末甚至有6门挂科,已被学校警告,有可能面临劝退。王先生赶紧从赣榆赶到扬州,在苦苦哀求之下,学校同意小洁继续就读,以观后效。

  王先生对紫牛新闻记者说,他和妻子都是事业单位职工,自己5年前查出患有帕金森病,一直在家休养,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家教一直都是传统而严格的,此前女儿也表现得令他们夫妻两人自豪。可谁知,仅仅上大学一年后,女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变得让他几乎绝望。

  在女儿承诺改变后,王先生惴惴不安地回家了。

  2017年4月份,王先生再次接到老师电话,女儿因经常在校外玩游戏彻夜不归,还借了大量“校园贷”,已无心上课。王先生再次来到学校,经协调,他给女儿办理了休学手续,将她带回家关“禁闭”。

  “我们给她买的新电脑,还有她妈妈的金项链,她都说被人偷了。”王先生说,事后来看全都被她变卖了,以前没发现她有撒谎的毛病,大学开始堕落之后,就没一句真话。

  “每个月给她2000元的生活费,这在扬州应该足够了。”王先生说,但女儿经常说钱不够用,以各种名义向他要钱,一年半的在校时间,一共给了女儿近6万元钱,但王先生当时并没有感觉其中异样。

  ▲小洁的借款合同。

  绝望父亲的讲述

  又一次失望

  没身份证,她在外混居然还能借到钱

  女儿这一次脱离了王先生的视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王先生再怎么找也找不到她。“只有她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才知道她的存在。”

  此前,王先生为了阻止女儿借贷,没收了女儿的身份证、银行卡,还砸了女儿的手机,毁了她的手机卡,甚至销了号,所以他们并没有女儿的手机号码。

  校园贷的深坑远比王先生想象的要可怕。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通过查询女儿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得知,离家后的女儿,10月9日又向“校园贷”借款2000元,14日借款2000元;11月3日借款8900元,23日借款9000元……“这些借款必须要身份证,我到派出所查询了,她并没有补办身份证,那这些钱又是如何借出来的呢?”

  不仅如此,8月份小洁曾一直居住在赣榆县一家宾馆,王先生闻讯找到宾馆,老板告诉他,小洁说自己的身份证丢了,因为是熟人这才让她入住的。王先生了解到,从赣榆坐车到扬州,买票需要出示身份证,但女儿居然能顺利出行;自称在扬州一家健身馆打工的女儿,没有身份证又怎么被雇佣的呢?“我女儿没有身份证,却丝毫不影响她借钱、离家出走,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记者发现,在电子钱包流行的今天,即使小洁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网络订票、订房,但真正要拿车票、住宿时,依然需要出示身份证,至于她是如何能避开这一点,目前尚不得而知。

  收到催款短信

  终于明白,原来女儿陷入“校园贷”深坑

  “收到了催款短信,才知道女儿在外面贷了很多款。”王先生说。从他给紫牛新闻记者展示的短信内容来看,“在校期间”、“怀孕”、“不知道谁的孩子”、“人流”等等刺目的字眼一个连着一个。而这些短信不仅王先生及家人收到了,连其他亲戚朋友,甚至学校的同学、老师也都收到了。

  王先生说,今年7月份,有两名男子从南京赶到赣榆王先生的家中,要求王先生替女儿还钱,不然就强行将小洁带到南京打工还钱。王先生急得报警,此事才得以作罢。

  “我女儿向三家借贷公司借款几万元,期限只有20天,利息高得吓人。”王先生说,通过借款记录和借条他发现,一笔拿到手6000元,打的欠条是1万元;一笔拿到手是6500元,打的欠条是2万元;一笔借款是8000元,打的欠条是2.4万元。

  紫牛新闻记者看到,在小洁签订的“校园贷”借款合同上,作为甲方的出借人都是空白,有的借条连向谁借、从哪个机构借都没写,极不规范,但小洁却要在合同上写上包括自己奶奶、父母、同学、老师至少7个手机号码,这也为催债埋下了伏笔。

  经过统计,至今年8月1日止,小洁共向38家借贷公司借款利滚利,总数超过20余万元。在女儿一次次承诺改正,催债公司不断四处发送羞辱短信的压力下,王先生只得答应还钱。拿出积蓄,向亲戚借钱,王先生终于将这些钱还上了。

  把女儿关家里几个月后,女儿再次表决心,王先生同意让她出去打工,希望女儿能吃点苦,懂得生活与挣钱的不易。但事实证明,女儿再一次让这个父亲失望了。

  某大学校园贴的贷款小广告。

  根源?

  结识有钱朋友,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洁大学的班主任毛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洁刚入大学表现还不错。在大学舍友的眼里,小洁穿着时髦,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一直以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说,后来发现她经常跟家里要钱,再后来接到催债公司的短信,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女儿自从认识了一位女性朋友后,便经常跟着她彻夜出去打游戏。这位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导致女儿不断向家里要钱后,又将目光瞄准了各类借贷平台。

  小洁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内容是一桌菜肴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在健身会所里。紫牛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小洁,但得知记者身份,她称要上班便挂断了电话,再也不接听。

  记者体验

  “校园贷”很容易,有禁令却难见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不过,“取缔校园贷款业务”的禁令是来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来自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与这些行政部门相对应的,最多只能是行政处罚。

  尽管如此,不少贷款网站的大门仍然向在校大学生敞开,有的贷款平台在明知学生身份的情况下,依然发放贷款。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探访时发现,在一些公开场所明确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广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张贴着,“大学生信用贷款”、“同学易贷”、“凭学生证,来就借”、“无忧学生贷”等不绝于目。

  而紫牛新闻记者在网上找到一个借贷网站,打开后页面上显示“5分钟放款”字样,点击“立即拿钱”,手机就会自动跳转至该APP的下载界面。下载完成打开后,记者选择了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验证身份的界面会有文字提示扫描身份证的正面、背面及人脸识别,还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当前职业和教育程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后,该APP会根据借贷者本人提供的银行卡转钱。也就是说,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园贷”,但仍然有不少借贷APP能够给学生提供贷款。

  法律人士呼吁

  严处涉贷犯罪,加强学生消费引导

  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处了解到,仅今年前9个月,就有超过20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无力还款,被逼离校或者离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对此,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校园贷”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对申请人缺乏严格审查;2、利息计算不透明,宣传的低息,实则涉嫌高利贷;3、未进行风险告知;4、收债方法不合理,打擦边球,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

  陈律师分析认为,“校园贷”在法律上属于民间借贷性质,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此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应该严厉处罚。”陈律师告诉记者,相对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视频为要挟进行要债的,涉嫌刑事犯罪。

  “这些孩子从坠地至高中阶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监督,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已都成年了,基本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消费诱惑,可能会迷失自己,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及时补位,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陈令霞律师说,虽然小额贷款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借贷业务,针对所有的、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大学生毕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从外部严格规范或者排除这些有可能影响大学生们成长的障碍,也许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剧。(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实习生 李绮琪 艾陆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