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让百姓咂摸出美好生活的滋味
文章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2 19:47 点击量:383 大
中
小
日前,《光明日报》刊登一名农民掏心窝子的话,让人饶有兴趣。这名农民家住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名叫陈忠良。谈到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的变化,他感触颇多,滔滔不绝,“高铁开到家门口,再远也不怕啦”“景美人富,我们心里美”“网络让我们与时代接上轨”“党和政府都惦念着农民的幸福晚年”……陈忠良一席话,浓缩了这5年我们身边的点滴变化,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一经提出,举世瞩目。世人越发意识到,举国上下已达成共识,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新实践带来新改变。新发展理念并不抽象,更不高高在上,而是浸润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以陈忠良为例,“高铁开到家门口,再远也不怕啦”的背后,体现了创新发展的力量;“景美人富,我们心里美”,诠释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网络让我们与时代接上轨”,与开放理念息息相关;至于“党和政府都惦念着农民的幸福晚年”,则深刻解读了协调和共享的精髓所在。陈忠良是我国数亿农民中的普通一员,他从新发展理念中收到的获得感具有现实的普遍意义。
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陈忠良生活的点滴改观,就足以映衬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高铁、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到“玉兔”拜访月宫、“天眼”探视宇宙,再到当惊世界殊的港珠澳大桥……无不说明,5年来,泱泱大国,煌煌成就,绝非虚言。
数字是客观的,也是有说服力的。截至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万亿元,是2012年的1.32倍;这5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物价涨势温和,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每一组数字背后,都有民生的改善,与亿万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服务业为例,早在2013年,服务业即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6年占比提升到了51.6%。据统计,每一天就有12000家服务型企业诞生,6067万人捧起了服务业的饭碗……数字不仅彰显成绩,更表明新发展理念已落地生根,化为你我身边振奋人心的生动实践。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有道理”。今天,谁都不会否认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与此同时,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新发展理念具有恢宏的时代价值,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在新发展理念中,之所以把创新放在首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为什么强调协调?毋庸讳言,这是为了摆脱GDP崇拜,也是为了改变不平衡发展。绿色发展越发重要,究其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粗放式发展不可能长久。开放理念则意味着我们决不搞关门主义,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开放的中国健步走来。
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最有温度。无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还是“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还是“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让每个人都分享发展成果,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无不与新发展理念有关;而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实践,势必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新发展理念如春风化雨,愈加深入人心。陈忠良接受采访时,有个细节让人难忘,他对记者说:“记者同志,上我家坐坐,我和你絮叨絮叨,起码能说上十个(获得感)!”可以预料,沿着新发展理念前行,人民群众所能“絮叨”的获得感岂止十个方面,更多的将是美好生活的滋味。(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